本報訊 孫國福 記者 徐文君 報道 眼下,春耕生產正大規模鋪開。榆樹市太安鄉已落實種子264噸、化肥9230噸,安置轉運返鄉春耕人員1033人,完成大田播種面積7000多公頃,占全鄉耕地總面積的90%。這些數據的背后,是榆樹市太安鄉打通春耕服務“最后一公里”為之付出的不懈努力。
農資上門——
農民不出門,農資送到家
結合今年特殊的春耕條件,榆樹市太安鄉提前謀劃,早安排、早部署,協調溝通本鄉農資經銷商,采取群眾電話、微信預定,給農資經銷商開辟綠色通道,發放農資配送專用通行證的方式,由經銷商直接為村民送貨上門,為疫情防控期間不便出門的村民解了燃眉之急
線上培訓——
服務不斷檔,技術不掉線
隨著現代農業的發展,種田越來越成為一種“技術活”。為此,榆樹市太安鄉針對人員不能聚集這一實際情況,積極組織種糧大戶、村兩委干部和鄉農技指導員,利用騰訊會議、抖音、快手等媒介,參加線上科技培訓。從保護性耕作到免耕技術,從農機保養到一些常見故障的維修,培訓內容既豐富多樣又貼近春耕生產實際,科技知識實用、好用、管用,得到了群眾的普遍好評。截至目前,全鄉已經組織參加線上培訓18次,共有231名村民獲益。
農機進村——
電話購農機,省心又省力
迎著暖陽,么鄉村種糧大戶高富開著拖拉機下田了。
“這是今年新買的,給經銷商打個電話,就送到了村口?!闭f起不久前電話買拖拉機的經歷,高富至今仍覺得很新奇。原來,今年春耕中,凡農民需要購買農機具、維修農機具等,只要通過電話或網上預約,太安鄉農業農村科工作人員就會幫忙辦理好各種購機手續,還提供送農機進村的服務。
這樣的場景不僅出現在么鄉村。今年春耕前,太安鄉農業農村科就主動聯系對接本地農機產銷企業,鼓勵他們提供送農機到村、送零配件到村等服務,為群眾在疫情之下仍然能種好地、播好種奠定堅實基礎。